鍋爐汽包電容液位計測量方法存在許多無法改進的缺陷,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能實施全工況測量,存在“假水位”測量、在鍋爐啟、停、排空、連排、事故等不穩定運行工況下建立穩定差壓條件時間較長、恢復時間較長或干脆不能建立正常差壓,需要人工干預等問題。
2 、在穩定工況條件下,由于受結構***,不能徹底解決因水側絕溫造成的系統測量誤差的補償問題。在鍋爐缺、滿水等事故工況條件下,系統測量誤差過大可能帶來嚴重后果。
3、結構復雜,靜密封點多,施工規模大并存在冬季保溫問題。
4、測量時滯較長,不能即時反應鍋爐水位變化,測量信號調節質量差。
5、由于存在冷凝筒放熱,使用成本極高。
鍋爐雙色水位計沖洗方法分為:汽沖洗和水沖洗。
水沖洗:首先關閉水位計汽側一、二次閥、水側二次閥,隔離水位計。然后打開水位計排污閥,待水放凈后關閉排污閥,此時便開始水位計的沖洗工作。沖洗水位計時由開、關水側二次閥來控制沖洗水的壓力,緩慢并微開水位計水側二次閥,使水依次流過水側二次閥、水汽側閥之間的連通管、汽側二次閥、水位計,使水位計充滿水,然后關閉水側二次閥,開啟排污閥,依靠水位計內的壓力與水的自重帶走污垢。反復沖洗幾次后檢查,若水位計已清晰,可停止沖洗工作。
汽沖洗:首先將水位計的一、二次閥完全關閉,然后微開排污閥,將汽側一次閥開啟到全開,再將汽側二次閥緩慢開啟1/5圈,利用高壓蒸汽沖洗結垢的云母片,通過控制汽側二次閥的開度來調節高壓蒸汽的流量(開度不可過大,否則保險子堵死通道),沖洗時間3—5分鐘,若水位計已清晰,可停止沖洗工作。沖洗完畢,關閉二次閥、排污閥、一次閥。
鍋爐專用液位計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近年來,鍋爐爆炸事故時有發生,缺水事故為常見,而且危害較大。再有就是因水質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爐管等受熱面過熱燒損事故。在敘述常見鍋爐事故時,除了鍋爐爆炸事故和缺水、滿水、汽水共騰事故以外,其它事故均以事故發生的部位來分別敘述。
鍋爐爆炸發生是由于鍋筒(汽水鍋筒或水鍋筒)破裂,鍋筒內儲存著幾噸、甚至幾十噸有壓力的飽和水及汽瞬時釋放巨大能量的過程。
鍋爐爆炸所產生的災害主要有兩方面:一是鍋筒內水和汽的膨脹所釋放的能量;二是鍋內的高壓蒸汽以及部分飽和水迅速蒸發而產生大量蒸汽幾四圍擴散所引起的災害。
(1) 在鍋爐較長時間缺水,鋼板被灼紅、機械強度急驟降低的情況下,司爐人員違反操作規程,向爐內進水,引起爆炸;
(2) 鉚接鍋爐,鍋殼或鍋筒長期漏泄,且爐水堿度較高,造成鉚縫或脹口處鋼板苛性脆化,以致造成爆炸事故;
(3) 嚴重超壓造成爆炸;
(4) 因安全附件失靈、結構設計不合理、材質發生衰老等原因,造成鍋爐爆炸。
預防措施
(1) 要特別注意水容量較大的鍋筒的鍋殼、封頭或管板、爐膽等主要受壓部件的材料、強度,聯接型式、焊接與冷加工組裝等在設計和制造上是否符合有關規定和標準。火管鍋爐由于鍋筒直徑較大以及鍋筒內受壓部件較多,聯接型式較復雜等情況,因此更要注意這個問題。
(2) 檢驗與修理鍋爐時,對鍋筒的苛性脆化、嚴重腐蝕與變形以及起槽裂紋,要高度警惕,檢查要周到細致,修理則必須保證質量,防止因強度不足或裂紋擴展而突然撕裂。
(3) 司爐人員必須切記:發生嚴重缺水事故時,一定不能再進水,以免鍋筒鋼板在過熱燒紅的情況下,遇水突然冷縮而脆裂。
(4) 鍋爐的安全附件,特別是安全閥,必須經常保持靈敏、準確、可靠。多數小鍋爐爆炸事故都有一個共同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裝置安全閥或安全閥失靈而造成超壓。如安全閥正常,控制在較低的壓力下運行,爆炸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5) 應注意易被忽視的薄弱環節。有很多爆炸事故發生在炊事、洗澡、采暖、熱飯用的鍋爐,甚至熱水鍋爐和茶水爐也多有發生。這些鍋爐體積小,壓力低,又多在生活部門,往往不被注意和重視,很易成為鍋爐安全管理的薄弱環節和漏洞,所以,應特別注意。
15810160090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掃一掃 關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