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液位計的水擊原因及處理
鍋爐水擊事故是在鍋筒、汽水管道、省煤器中發生的水流劇烈撞擊的一種現象。水擊時,常常發出很大的響聲和震動。嚴重的水擊可使部件受到損壞,閥門、法蘭滲漏、震裂,甚至造成管道破裂。
一種“水擊”是蒸汽冷凝后形成局部真空負壓,使水流在突然有壓差的情況下互相撞擊,此種“水擊”大多在蒸汽管道、省煤器、有蒸汽加壓裝置的鍋筒等部位發生。另一種“水擊”是由于高速流動的給水被突然截止后,水流的很大的慣性力撞擊管道部件所造成,一般多發生在給水管道系統中。以下分別敘述。
1、蒸汽管道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
這是一種常見的水擊事故。主要原因是蒸汽管道暖管時過爭、疏水不夠或發生汽水共騰和滿水事故時,在蒸汽管道里積聚了許多水而造成的。
蒸汽管道發生水擊事故后,要關小主汽閥,減緩送汽、并立即加強疏水,使水擊減級或消除;同時要詳細檢查管道部件支架有否被震壞的情況。
2. 省煤器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
省煤器發生水擊有兩種原因,一種是非沸騰式省煤器過熱汽化時,與溫度很低的給水相遇,由于蒸汽體積突然冷縮而造成的。另一種是省煤器入口給水管路上的逆止閥動作不正常,忽開忽關,而引起高速流動的給水的慣性沖擊。前一種事故發生后,應立即打開旁通煙道,使省煤器出水溫度達到正常值時,如無滲漏和其它異常情況,則可恢復正常運行;后一種事故則要檢查給水管路上的逆止閥動作情況,如已失靈,應更換。
3. 鍋筒的水擊事故原因及處理
鍋筒的水擊事故也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沒有省煤器的鍋爐,其鍋筒內水位低于進水導入管時大量進低溫給水而引起蒸汽空間蒸汽冷凝所造成;另一種情況是鍋筒蒸汽加熱時,進汽和加熱速度太快所造成。這兩種水擊現象都會因鍋內進水管、進氣管的支架不牢固、聯結松動而加劇。
處理的措施是:立即減緩進水和送汽,待水擊消除后,再適當加大。停爐檢修時要緊固好進水和送汽管的支架。
給水管道上水擊事故的原因及處理同于省煤器水擊事故第二種情況。另外,在給水溫度劇烈變化時,也可能因給水的突然熱脹冷縮而引起水擊。給水管道發生水擊后,除有很大的水流沖擊聲外,出口處壓力表指針往往大幅度急劇擺動。應根據事故情況,采取暫停給水、更換逆止門和調整給水溫度等措施。
鍋爐汽包水位計泄漏的原因及處理
1、原因分析:
(1)鍋爐汽包水位計超期運行,造成云母片老化或表體變形,形成泄漏。
(2)鍋爐汽包水位計在運行中多次沖洗,使云母片減薄,形成泄漏。
(3)鍋爐汽包水位計長期運行,汽包內水質差,水位計云母板內有結垢現象,使光線無法透過。
(4)緊固水位計云母板時,緊力過大或不均勻使石墨墊片呲開,造成光線無法透過。
2、處理方法:
(1)如運行中處理,隔絕系統并拆下外罩充分冷卻24小時,降低水位計螺栓與螺母熱應力。
(2)汽包水位計應定期檢修,在機組臨修、小修中應及時更換云母片,避免應超期運行,造成老化。
(3)認真檢查表體,發現云母板緊固螺栓和螺母有蠕脹超標或損壞現象時,應及時更換。發現表體有嚴重變形或溝道應更換水位計。
(4)汽包水位計更換云母板時,應選用透光率好的云母板,避免使用茶色的云母板。
(5)緊固水位計云母板壓蓋螺栓時,用力要適中,各個螺栓的緊力要一致。
(6)定期調整水位計后彩色玻璃為合適位置。
鍋爐房汽包液位計溫差過大的處理方法
1.控制升溫升壓速率,嚴格按照啟動曲線。
2.及時切換油槍,或者定排,以改善水冷壁受熱不均和水循環不均的情況。
3.停爐后失蹤保持汽包水位在高水位狀態
4.上水時,根據汽包壁溫情況,選擇上水溫度,盡量做到給水與汽包壁溫差較小。
5. 事故停爐后,由于汽包壁溫非常高,冷卻過程中容易產生溫差,因此鍋爐必須采取悶爐措施,要盡較大可能控制汽壓和爐溫下降速度。若情況允許,可考慮烘爐,以求緩解汽包溫差的形成。
6.發生水冷壁爆漏事故,更容易形成汽包壁溫差,因此發現水冷壁爆漏應盡快停爐,不宜拖延。停爐后,若水位保持不住,不宜再次補水,否則會加劇下壁冷卻速度。
15810160090
掃一掃 關注我們
掃一掃 關注抖音